马德里会展中心负责人卡洛斯先生11岁的儿子有一个课外任务:每周请家庭教师上两次中文课。卡洛斯告诉记者,学中文在西班牙年轻人当中是件很时髦的事,因为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“未来的语言是中文”。不久前,记者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采访时发现,西班牙不少人正热衷学习中文,“MADEIN CHINA”的商品随处可见。听说春节的时候,越来越多的马德里当地人加入到华人庆祝春节的行列里,中国元素已渐渐渗入西班牙人的生活。
为中国专门办展会
在西班牙采访时,马德里会展中心刚好有个IT产品展览会。占据展会最抢眼位置的是联想和IBM。卡洛斯告诉记者,中国产品出现在马德里展会上,已有些时候了,参展行业遍及消费品、生产资料和服务业。2007年他们还将专门为中国举办大型时尚饰品展,预计有400家中国企业参展,展览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。他们计划今后每年举办两次,成为一个长期、固定的展会。
有近两百企业入驻
中兴、华为、海尔等大型企业已入驻马德里。西班牙华人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孟琳说,目前加入联合会的当地中国企业达到190家。当然,这些企业规模差距巨大,既有大型的集团性公司,也有夫妻老婆店。进驻马德里的中国企业多少已渗入马德里经济的方方面面,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显示出了竞争力。由于拉美一些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,两者在语言、文化、政治上有着天然的联系,进入西班牙成了中国企业敲开拉美之门的“敲门砖”。去年年底,国航开通的北京经马德里到巴西圣保罗的航线,明显地划出了中国企业进军的路线。马德里正在酝酿建设一个为中国企业服务的中国工业园区,并且组建专门的律师团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。据孟琳透露,目前计划已经上报到当地政府,将来园区可以为华人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。
从“烧鞋事件”中转变
2004年,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中国鞋城发生震惊世界的烧鞋事件,中国商人价值约800万元的16个鞋类集装箱被当地鞋商烧毁。2年过去了,西班牙工商界态度已经转变。马德里商会拥有50万企业会员,几乎掌握着西班牙主要企业的信息和动向。商会副主席ALFONSO CARCASONA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西班牙希望中西之间自由贸易,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壁垒,西班牙企业界希望拥有健康的贸易环境。
当地制定“中国计划”
态度的转变包括两方面。一方面,西班牙人对中国商品进入西班牙市场的态度从抵制转为理解,同时,西班牙正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,仅马德里已经有300家企业在中国落户。ALFONSO CARCASONA先生透露,西班牙政府已经制定了以中国为重点的亚洲新战略——“中国计划”,准备投资7亿欧元开拓中国市场。IT国防企业英德拉公司是马德里资本市场上的指标股公司。英德拉公司国际部负责人介绍说,英德拉1/3的销售收入来自国际市场,其中亚洲市场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中国。沪宁高速公路和上海地铁3号线上的收费检票系统,就是英德拉公司的产品。世界最大的风能发电公司Iberdrola公司的负责人也认为“亚洲业务主要在中国”,他们在北京的办事处今年将投入运作。
为了帮助西班牙企业落户中国,促进两国经贸往来,2006年,马德里商会专门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。商会负责国际事务的胡安先生说:“毕竟中国在西班牙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。”(鲁哲)
摘自《欧华网》